本网站为民间交流网站,主要为广大考生提供安徽成人高考、合肥成考等信息资讯服务,网站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官方信息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www.ahzsks.cn为准。
  • 咨询、投诉电话:0551-6515703、18555158686
城市:
成考系统:

_合肥成考网

合肥成考网> 成考试题题库列表页> 孟子是用什么论证方法来阐明观点的?(4分)

2014年大学语文真题

卷面总分:150分     试卷年份:2014    是否有答案:    作答时间: 150分钟   

答题卡
收起答题卡 ^

试题序号

二、文言文阅读:21~29小题,共30分。

材料题

阅读孟子《寡人之于国也》中的一段文字,然后回答21-23小题。

粱惠王曰:“寡人之于国也,尽心焉耳矣!河内凶,则移其民于河东。移其粟于河内;河东凶亦然。察邻国之政,无如寡人之用心者。邻国之民不加少,寡人之民不加多,何也?”

孟子对曰:“王好战,请以战喻: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,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,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何如?”

曰:“不可,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。”

曰:“王如知此,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。”


孟子是用什么论证方法来阐明观点的?(4分)

  • 请点击查看答案获取答案及解析
正确答案:
参考解析:
上一题 下一题

更多题目 请在 下方输入框 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:

就全文来看,这段文字对于塑造冯谖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?(4分)

“多行不义必自毙”“贻笑大方”“夙兴夜寐”三个成语依次出自( )

  • A、《寡人之于国也》、《庄子·秋水》、《季氏将伐颛臾》

  • B、《郑伯克段于鄢》、《庄子·秋水》、《诗经·氓》

  • C、《陈情表》、《诗经·氓》、《郑伯克段于鄢》

  • D、《礼记·大同》、《寡人之于国也》、《庄子·秋水》

词中的暮春景象有何象征意义?(2分)

扫码查看答案

微信扫一扫查看试题答案

合肥考生在线服务

专升本咨询

高起专/本咨询

学校专业咨询

考前辅导咨询

复习礼包领取

报名入口

扫码立即关注公众号

扫码立即加入交流群

公众号

交流群

回到顶部

关闭